从大件路到“一带一路” 见证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08月18日 09时28分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8月10日,西藏首个装机超百万千瓦水电工程苏洼龙水电站首台转轮完工验收仪式,在东方电机重跨厂房举行。不久后,这个大家伙就将从这里出发,运往西藏。

 有着“中华第一跨”之称的东方电机有限公司重跨车间,中门处立着一块展示牌:大件公路“零公里”。大门之外的黄河西路,就是这个“零公里”所在。展示牌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红线,从德阳一直延伸到乐山。

“我们的发电机产品,都要从这里装车,从德阳运往乐山肖坝重件码头,再运往全国乃至全世界。”东方电机副总经理葛红兵说。

大件公路是四川省为支持和发展德阳重装基地而建设,全长246公里,于1990年投入使用,初期载荷标准为720吨,2010年提升改建为载荷1300吨。一条大件路见证着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浓缩着“四川制造”从弱到强的历程。

大件路在变长。2017年,大件公路成都绕城段正式投用,全长增加到270公里,避开繁杂的成都市区,变得更加通畅便利。

其实,现实中的大件路已经延伸到一两万公里。

“我们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葛红兵说,今年,东方电机的订单中,海外市场订单占到约15%。

坦桑尼亚朱利诺水电站9台235兆瓦立式混流机组从这条路上运出;印尼的首个水电项目——印尼波索I一期水电站发电机组从这里出发;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发电机组还是从这里运出的……

路的长度和宽度在变,路上的“货”也在变:数量更多,种类更多。不变的,是制造业创新领先发展的理念。

利用先进的VR技术,工程师能在千里之外对发电机设备进行检测诊断——目前,东方电机已建成数字车间,在未来,数字化工厂能将生产效率提高100%。

“G50”项目点火试验,就像在十级狂风中点燃一根蜡烛。十多年来,东汽投入超过10亿元进行研发,目前,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G50为该研究项目内部代号)已建立起完整的设计、制造、实验体系。

在我省制造业中,重型燃机、核电装备、大飞机机头、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部分领域进入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阶段。”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张彧希

责任编辑:邱波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值 班 电 话 :028-61528998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8-85327632
为取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1366X768及以上分辨率 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