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数实融合“新质”引擎!PT展“爆款”都在这里
2025年09月25日 11时07分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分享到:

9月24日至26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PT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展会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在面积达30000平方米的展场内,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行业“爆款”在这里百花齐放;6G、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领域在这里澎湃交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中国铁塔、中国卫通、中国电科、中国信科、长安汽车、华为、中兴通讯等300余家企业,集中展出了在数智基础设施、数智技术创新、数智融合应用、数智硬件终端以及数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点燃数实融合的“新质”引擎。让我们一起走进PT展,纵览前沿科技、共话行业“爆款”!

“AI+通信”双向赋能

要说当下最火热的科技词,非人工智能(AI)莫属。步入展厅,具身智能、机器狗、智慧生活“AI样板间”围满了参展观众。这场主打“数实融合”的展会,正以AI为主角勾勒出产业变革图景。展会现场,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格物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精彩亮相,三款“格物小智”机器人各司其职:格物小智1号专注外观质检场景,搭载AI视觉检测系统,对铸件品表面缺陷进行快速识别与判定;格物小智2号聚焦物料分拣环节,能精准区分不同颜色的铸件品,并自动分拣至对应料箱;格物小智3号则承担工业巡检任务,具备适应复杂工业地形与环境的能力,可按预设时间定时巡检。此外,在智慧生活、社会治理、低空智联等场景中都清晰呈现出“AI+通信”的双向赋能路径。当AI智能体在各展台流畅运转,数实融合的未来已近在眼前。

低空经济向“新”腾飞劲头更足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在本届PT展现场,“空天地一体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电信在低空经济领域已经构建了“1+1+3+N”AI+FaaS体系,星瀚作为低空基础设施运管平台,在设备统一纳管、多源数据智能融合、安全全面升级上取得突破,赋能低空基础设施高效管理。

在全球竞逐的“天空之城”里,我国低空经济的壮阔画卷正在加速绘就。随着低空领域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低空经济向“新”腾飞的劲头更足,低空经济正加快从“云端”飞进现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物联网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

如今,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物联网基础设施。移动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物联网综合收入达284.02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在今年的PT展现场,记者看到了许多与移动物联网相关的产品应用。其中,中国电信展出的AIoT平台是融合云网优势打造的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可为物联网客户提供集约共享云、专属云与感知云服务。据介绍,AIoT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行业应用,已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佼佼者。目前,平台的NB-IoT连接量已突破2.9亿,位居全球第一。

当前,我国移动物联网正朝着“万物智联”方向发展,移动物联网领域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未来,相信移动物联网的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更好地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

应急通信新装备保障通信“不断线”

走近国家会议中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应急通信保障车停靠在会场周边,为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的通信畅通“保驾护航”。在中国卫通展台,记者看到具备卫星通信能力的应急救援车十分抢眼,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人机协同,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边境巡检。中国铁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展示的新型应急抗灾超级基站,配备高强度设备机房、专用自启动油机机房等,采用“架构光缆+卫星链路”传输系统,增设应急广播、北斗短报文终端等创新应用,能够确保极端情况下通信设施稳定运行。中国广电展出的5G 700MHz一体化便携式应急通信基站,模拟“三断”场景实测覆盖距离5~11公里,可以在极端环境下提供有力通信支持。

6G开启万物智联新纪元

作为全球6G标准制定的起始之年,当前正是6G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窗口期。“空天地一体、通智融合”成为6G领域展示的焦点。在展会现场,中国移动展出的6G通感算智融合开放云化平台,基于通用异构硬件构建,具备高性能、高灵活性与云化服务化特性,是一款开放的6G试验平台。同时,平台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开放资源,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6G技术从研发向产业化阶段迈进,为未来6G网络建设与行业应用奠定基础。其展现的“通信—感知—计算—智能”四域融合特性,正是行业技术演进的共识。现场的每一项关于6G的展示都在传递出一个信号——一个以未来通信技术为核心、多技术融合的万物智联新时代正加速走来。

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愈发广泛

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卫星通信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稳步提升,已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航空机载通信、远洋船舶通信等领域。

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众多技术成果和应用亮相今年PT展。现场,中国卫通展出的“基于卫星互联网的边境自动巡检系统”备受瞩目。记者了解到,该系统利用卫星互联网星座大带宽、高容量和海量接入的传输能力,以卫星互联网和卫星遥感作为数据源,能够助力完成边境区域的抵近侦察、灯光照明、可见光/红外视频跟踪、警示喊话、样本取证等任务。

与卫星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工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相信在政策指引和产业链各端的推动下,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快速普及延伸。

数据中心建设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转型

随着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数据中心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建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转型。此次展会上,中国电信、中国广电等企业纷纷展示其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最新进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电信通过创新应用液冷、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及土建机电BIM一体化技术,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规模全液冷智算中心AIDC,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东数西算”核心枢纽、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西部地区,中国广电(宁夏·中卫)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将具备50EFlops算力的承载能力,打造国家(西部)内容审核与产教融合基地。

数绿融合织就节能增效“新图景”

在上百家参展企业的展示中,从算力底座到终端设备,从网络运营到行业赋能,“节能减碳”这一课题始终贯穿其中。中国铁塔展台前,工作人员正演示5.0换电柜:NFC卡片轻触柜体,仓门自动弹开,电池取用毫不费力,光伏板在展厅灯光下泛着微光。另一侧,依托中国铁塔的基站资源禀赋,全新打造的“零碳基站”,紧跟“光储直柔”技术趋势,通过建设基站叠光、微风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设施,为社会节能降碳与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展会上运营商的绿电智算成果、设备商的节能网络方案也纷纷亮相,这些实践表明,数绿融合已经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跨领域的协同推进,成为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量子科技解码“安全通信未来”

PT展现场,量子科技展区成为解读“安全通信未来”的核心窗口。随着启科量子、循态量子等专业企业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集中亮相,量子技术与传统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筑牢“绝对安全”的技术底座。在现场,一款融合CV-QKD板卡的量子加密视频会议通密一体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体验。这款终端设备是量子通信领域的创新成果,支持量子密钥在线分发与共纤直连,能为视频会议数据传输构建“量子级”安全屏障,为行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现场还展出了运营商“量子安全专线”、设备商“量子骨干网”、量子科技企业“硬件+服务”模式,印证着量子科技进入实用化新阶段,“骨干—接入—终端”安全体系加速成型。

责任编辑:邱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网站
主办单位: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单位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535号 两江国际A座
为取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1366X768及以上分辨率 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IE10.0及以上浏览器。
值 班 电 话 :028-61528998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8-8532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