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数据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2025年四川省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计划》等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四川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五届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技能照亮前程 数智赋能发展。
二、大赛安排
(一)时间。初赛时间为2025年9月27日;决赛开幕时间为2025年10月29日,闭幕时间为2025年10月30日。时间暂定,如有变动由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二)地点。初赛采取线上方式进行,选手在线作答;决赛采取线下集中方式,地点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大道733号)。
(三)竞赛项目。共2个竞赛项目(组别),分别是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职工组,职业编码4-04-05-05)、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工组,职业编码4-04-05-06),均为单人赛。
(四)竞赛标准。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职工组)、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工组)属于技能类职业(工种),已颁布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要求组织实施。
(五)参赛方式。分省级初赛和决赛,面向社会公开,参加决赛的选手,必须经过初赛产生。接受个人报名参赛,参赛无人数上限限制,应为相应职业从业人员。根据初赛成绩,各场次初赛选拔前30名晋级决赛。
(六)参赛选手。
1.凡16周岁以上(2009年8月30日前出生)、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中国公民均可报名参赛,选手报名时应具有四川户籍或在四川工作至少满一年。
2.本次竞赛2个赛项均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要求组织实施,参赛选手原则上应具有相应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证书。
3.未取得赛项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或职称资格证书的,原则上应从事所报名赛项职业(工种)工作5年以上。符合以下条件的,从事所报名赛项职业(工种)工作满3年,经所在单位审核推荐、牵头主办单位核准后可报名参赛。报名时应提交参加工作证明及缴纳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放宽工作年限核准条件如下。
①持有与报名赛项相关联的其他职业(工种)高级工以上证书者,相关联职业(工种)应为2-02-10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2-02-10-02计算机硬件工程技术人员除外)、2-02-38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2-02-38-09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S、2-02-38-11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L/S、2-02-38-13密码工程技术人员S除外)、4-04-0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4-04-05-03呼叫中心服务员除外);
②经所在单位及两名本领域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专家书面推荐,并附具体技能成果说明;
③取得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者;
④取得报名赛项对应专业的技师学院毕业证书者。
4.同一单位选派选手参加同一赛项原则上不得超过2人。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四川技能大师”“四川省技术能手”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加本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三、组织工作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作为本次大赛牵头主办单位,将统筹组织本次大赛的初赛和决赛。同一赛项各场次的初赛选手原则上不少于50人,决赛选手原则上不少于30人。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泸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本次大赛会办单位,将配合组织本次大赛的初赛和决赛。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将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成立四川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五届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统筹决策和部署推动大赛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评审监督等重点工作。组委会设办公室、技术工作组、活动指导组、新闻宣传组和监督仲裁委员会等工作组。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四川省大数据中心,负责大赛组委会日常事务。组委会办公室将按程序遴选、确定承办单位,负责具体落实赛事组织协调、技术实施、赛务保障、开闭幕式、交通食宿服务、安全应急保障等工作。
各参赛单位可相应成立参赛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本单位选手遴选和参赛。
四、技术工作
组委会负责本次大赛技术工作,按照竞赛标准组织制定技术规则和技术文件,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作品实操展示。
请各参赛选手于9月17日16:00前将报名表报送至指定邮箱(827995947@qq.com),由组委会办公室统一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竞赛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开展选手、裁判人员和领队报名、竞赛成绩汇总等工作。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以赛项为单位成立专家委员会,遴选符合条件者担任本次职业技能竞赛组长和成员。专家委员会负责技术文件编撰、竞赛命题、赛场设计、设备使用、赛事咨询、技术评点、赛事成果转化、赛项裁判人员培训、赛项说明会组织等竞赛技术工作,以及赛项展示、宣传方案设计工作,积极指导支持裁判工作。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统一遴选裁判员组建评判委员会,确定裁判组组长,裁判组接受组委会日常管理,负责制定评判标准,进行赛前检查及赛场鉴定,执行现场执裁和比赛结果评审等工作。大赛按规定设置监督仲裁委员会,下设仲裁组和监督组,仲裁组负责受理各参赛队的书面申诉、对受理的申诉进行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集体仲裁;监督组负责实施全程现场监督,包括赛项竞赛场地和设施的部署、选手抽签、裁判培训、竞赛组织、成绩评判及汇总、成绩发布、申诉仲裁、成绩复核等。
本次大赛不涉及主办单位以外的其他各类形式的合作支持。在组委会指导下,承办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竞赛技术工作,选派熟悉比赛场地、设施设备技术要求且具备较强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场地经理,组织开展技术对接,承担各项目技术保障工作,确定各项目保障、设施设备供应和对接技术支持单位。
五、激励政策
(一)竞赛组委会按竞赛成绩为选手颁发获奖证书或参赛证书。决赛实际参赛人数满30人(队)及以上、100人(队)以下的项目、组别,分设一等奖1名(队),二等奖2名(队),三等奖3名(队),决赛实际参赛人数达到100人(队)及以上的,可按照比例设置奖项,原则上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决赛实际参赛人数的3%、6%、9%。同一等次奖项的获奖选手排名不并列。参赛规模确认下调的,奖项设置酌情下调。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在赛项设置外颁授任何其他名义的奖项。
(二)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举办的技能类职业(工种)赛项,竞赛成绩合格者,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向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按规定核发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已具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不再重复颁发。
(三)按照《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的通知》(川数中心发〔2022〕8号)有关要求,获得一等奖的奖项,可作为四川省数智工程专业高级职称申报评审业绩成果,或中级职称破格申报条件;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奖项,可作为四川省数智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申报评审业绩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地区和有关行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平公正公开、科学严谨高效组织本地区、本行业参赛工作,扎实开展参赛人员赛前培训和技术讨论。
(二)严格标准,按时报名。选手参赛资格由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初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数据局)核准。职工(教师)身份选手须审核社保信息。参赛报名工作将于9月17日截止。报名结束后,将公示全体选手情况。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选手,取消本届参赛资格。
(三)廉洁办赛,规范管理。本次大赛初赛、决赛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初赛为线上比赛,不产生费用;决赛期间,各参赛选手及随队相关人员交通费、食宿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自行承担。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技能人才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技能照亮前程 数智赋能发展”大赛主题,把握关键节点,加强统筹谋划,采取多种方式,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形成特色,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宣传备赛、参赛情况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岑晨、秦于力
联系电话:18349294918、028-61528907
安全责任人:程奕
联系电话:028-61528924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