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成为发展主引擎,经济结构和规则面临巨变
2020年09月18日 15时48分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于9月17日-18日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数智未来,全速重构”。

这是云栖大会的第十二年,这场引领云计算行业创新发展风向标的现象级科技大会,每年都会给人惊喜,因为它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会议,而且成为创新、创业大平台;不仅释放商业领域新动向,而且前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趋势;不仅折射科技创新的风向,而且定义和诠释未来。

面对“数智时代”加速到来,科技界的大牛们有什么新家伙亮相?学界和政界的贤人智士如何回应这个时代?个人和企业家如何在风起云涌的数字经济浪潮中活得更明白更精彩?数智未来以什么方式全速重构?……

面对诸多疑惑和问题,云栖大会或许不能给你全部答案,但一定可以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取智慧,打开想象空间。大会进行到第一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阿里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那份“数字风云榜”。

印象中,这是云栖大会第一次发布这类榜单。这是一份基于对数字经济趋势的观察,并从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和数字治理三方面,定义了十个关键词。

这十个关键词,从数字生活看,分别是身边数字化、远程新常态、多场景交叉;从数字产业看,分别是新基建、全域数据、云上金融;从数字治理看,分别是整体智治、协同治理、产治融合。

这十个关键词,既是对当下生产生活的反映和提炼,也是对数字经济时代十个趋势的洞察。每一种趋势,都是正在发生的未来。

“用变”:数字经济成为发展主引擎

2020年,像是一道新旧世界的分水岭,从疫情前到疫情后,一切都在全速重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而摆脱了空间限制的数字经济,却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通过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学校甚至民众,深刻感受到了数字化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这种转变,其实通过一些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平台,早已潜移默化地在发生,刚开始,或许只是在购物、娱乐等领域,但现在已经渗透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不管是叫新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它已经在加速,并形成一种趋势,既影响当下,也决定未来;既刷新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重构商业版图和社会治理。

从一些数据和案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发现这种巨变带来的无限想象。

事例一:8月10日,《财富》杂志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营业收入排第一位的是沃尔玛,超5000亿美元,但是沃尔玛的市值不到3500亿美金,全球公司的市值排行榜第一的是苹果,达到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数字经济的第一股相当于全球销售收入最大的公司5倍的市值。

这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数字经济的领头羊,所带来的想象力要远远超过你公司现有的规模有多大。

事例二:7月26日,《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跃升至历史新高,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2018年的0.6811提高到2020年的0.7948,排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升至全球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透明度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为什么会大幅跃升?这得益于我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并大力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事例三: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当各行各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却得到了一次加速前行。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中,我们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通过外卖和电商平台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我们在网上上课,在线上办公。短短几个月数字化已经深度渗透到了我们衣食、住、行、各个场景中,中国9亿网民的人均上网时长也在今年大幅跃升到了每周30多个小时。其中,有1.2亿的学生,通过钉钉等平台进行网上上课,阿里调用了10万台以上服务器满足了这么多人同时在线学习。

疫情期间,各地政府、企业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应对危机、恢复经济。这种生产生活和学习模式,得益于数字经济打下的坚实基础,既让中国比较快控制住疫情并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同时,通过抗击疫情,中国的数字化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数字化已经成为各地核心竞争力之一。

上述三个事例只是一个缩影和片段,分别从商业、政务和居民生活方面,折射出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以及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我们发现,身边需求的数字化、远程的常态化,以及多场景之间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数字生活的新趋势。

官方的数据,也再次证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以数字经济走在前列的杭州为例。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实现“V型”反转: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88亿元,同比增长1.5%。这个数据在以前看来不算什么,但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就显得非常亮眼,在2019年全国经济总量前10位城市中,这个增速居第1位。

另外,上半年杭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6亿元、增长1.2%,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4位,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是居第1位。

很显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杭州数字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引领性,成为疫情冲击下经济实现“V型”反转的重要支撑点。“数字”已成为杭州新时代最鲜明的标识,数字驱动产业发展,已成为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动能最强劲引擎。

从全国看,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9月15日,马云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表示:“在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确定中,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数字化趋势没有改变。数字化以前只是让一些企业活得更好,而今天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数字化进程正大大加速,很可能由原来的三五十年缩短到一二十年。”

“体变”:经济结构和规则的重构

以大数据和算法为特征的数字化,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使用和改变,不只是作为一种工具上的辅助,也不只是浮在表面的“用变”,而是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体变”,包括游戏规则、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五年前的6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华盛顿尼尔森全球论坛上发表了一个主旨演讲,他第一次提出:新经济将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而数据是新经济的原油。

当时,很多人听到这个观点,或许并不在意,或不甚明了其真正内涵和意义。

去年的9月25日,在阿里巴巴主办的“2019云栖大会”上,第一次以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参会的张勇,再次明晰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如果说大数据是石油,算力就是发动机,它们共同构成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能力。”

五年前,很多人对“大数据是新经济的石油”的说法仍半信半疑,五年后,估计没有人会再怀疑这一观点了。但是只是意识到数字经济带来的改变和趋势还不够,因为当大数据像工业革命时代的石油一样,被列入新的生产要素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其实整个体系、规则、治理、生态和整个商业文明都在发生转变。

也就是说,数字经济除了“用变”之外,看到系统的“体变”才更关键。

引用阿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梁春晓的观点来说,就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转变除了体现在从横向分工到纵向共享外,更重要的经济结构变化还体现在生产要素的扩展和基础设施的变革。

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停留在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开始流动。数据的流动性增强,极大地释放了数据本身的价值,逐渐成为整个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经济时代,大量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上;如今,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人工智能等运算基础,成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础设施。而且,数字基建设施是多种技术、功能、设施的集成,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核聚变”,要素和要素、技术和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远远超越了工业时代相对独立的基础设施。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姜奇平认为,云计算的出现,基础设施的变化,都是系统级的变化,是“体变”而不是“用变”。不同的商业文明所依存的基础设施是不一样的。基础设施发生变化,生产力会慢慢影响生产关系,制度结构、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新的商业文明会带来新的制度,也就是新的权利结构。产权制度也正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

正如美国学者和企业家雷·库兹韦尔(RayKurzweil)在《奇点临近》中提到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引发范式迁移。在加速成长的阶段,整个经济都在信息化,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会越来越从以往的能源、大宗商品、工厂、设备、土地、高楼,而日益体现为数据、连接、网络、智能和知识产权。

这种系统式转变,同样体现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上。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政务系统将从各部门碎片化作业向政府整体智慧治理过渡,实现整体效率优化提升。政府功能则从管理职能向服务社会转变,这需要更多的内部协同与部门配合,而不是以前的各自为政。

数字经济如何让未来更美好

数字经济的到来,说到底是由新的技术革命催生的新经济,它在孕育一批新兴产业的同时,也会颠覆一批传统产业,进而重构经济底层和社会结构。

任何转型都会有阵痛,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一批传统产业不可避免会面临断崖式的下跌,但也有一些行业,通过新经济赋能,会迎来新生。

比如,我们在加快“新基建”进度的同时,并不是否定老基建,也不是跟一些传统产业直接对立,而是应该使新基建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既能增强基建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

再比如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金融科技,它不应该是传统银行的颠覆者,而是应该为传统金融机构所用,让更多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获得更好和更平等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

正如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所举例:96%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在100万元以下,扶一把就能活。推进数字基建,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工具提高市场响应能力,而且有助于金融机构快速分析和评价授信企业、及时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数字经济是趋势,并代表未来,人类应该做好数据治理的系统工作,让未来更美好,而不是让人类为数据系统所困。

责任编辑:邱波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值 班 电 话 :028-61528998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8-85327632
为取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1366X768及以上分辨率 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