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全力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新高地
2021年02月10日 09时35分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分享到:


成都新经济企业生产的智能机器人


作业人员通过电脑技术参数对液晶显示屏进行检测


成都科学城独角兽岛启动区的竣工,为成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属于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之一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成都先导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图为成都先导公司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图片由成都先导提供

2月7日,腊月廿六,位于成都双流区的G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三年前,首块58英寸液晶面板在这里点亮。

“三年来,我们的员工从1000余人增长到3000多人,去年以来实现满产满销,营业收入超过85亿元。”谈及三年来的转变,忙碌在这条生产线上的所有人都深有感触。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视察,勉励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三年来,成都以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坚持以创新理念重塑转型发展动能,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跃升。

在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瞄准下一个5年乃至15年,成都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聚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到2035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引人才到聚项目

创新源头活水不断

智者,开源。

科技创新,正是这源头活水。一个“源”字,蕴含的正是成都创新驱动的破局之路。

都江堰无坝引水工程的修建,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蜀锦织机的发明,铺展了“互通有无、文明交融”的丝绸之路;纸币交子的诞生,成就了“优雅时尚、商业繁荣”的世界都会……2300多年的成都建设发展史,从来不缺少创新基因。

最近,成都科研院所的“朋友圈”又扩大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落户金牛区。这是该院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区设立分院,旨在为成都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基础研究是源头。新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以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我们是2017年搬迁到兴隆湖边来办公的,见证了这块区域从‘黄土高坡’到科技高地的蝶变。”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吕岚春所说的兴隆湖区域,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一部分。该科学城规划面积99.4平方公里,环兴隆湖片区重点发展的是基础科研、互联网大数据、生物科技等高端产业。

比邻而居,聚集在兴隆湖畔的还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他们为成都基础科研能力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

创“新”,开“源”。高校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原始创新的主阵地。打开成都的创新地图,高校院所星罗棋布,科教资源丰富。目前,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余所,其中双一流高校两所,双一流学科高校8所。从城市间对比来看,成都60余所高等院校数位居全国第6。

2021年伊始,好消息传来——科技部近日发文批准在川建设两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家分别为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建设的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的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至此,成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2家,实现13年来国重实验室“零增长”的突破!

作为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和聚集杰出科技人才的创新源头高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在成都加速落地。天府实验室启动筹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空天技术、先进能源等前沿领域;成都超算中心投入运营,已和200多家单位、机构建立合作……

为有创新源头活水来,成都的谋略从不局限于一方。

“走出去”扩大高校“朋友圈”。目前,成都已建立校院企地“城市发展合伙人”协同创新机制,已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18所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聚一批创新项目落地。

一座城市的加速发展,总是不断上演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服务人的故事。为创新人才提供最优越的发展环境,成都将人才工作品牌化,塑造了“蓉漂”品牌。“人才新政”已吸引超过41万青年人才落户,连续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

从“0”到“N”

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从先行一步到领先一片,成都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成果转化从“0”到“1”到“N”,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愈发清晰。

“研究院在品牌和平台建设、重大科研攻关以及成果转化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吕岚春介绍,近年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孵化了13家企业,其中有7家落户西部(成都)科学城,为相关产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月13日上午,作为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总数全国第一的高校,西南交大联合中车公司、中国中铁等单位协同攻关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正式启用,设计时速62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样车、试验线再到实现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这条路上大步迈进,干劲十足。”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世春说,得益于西南交大从制度层面明确了职务发明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纯粹国有”变成“国家和个人混合所有”,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

先行先试,创新基因推动着成都快步向前。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经验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并且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

科技创新成果归根结底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成都近年来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产业功能区汇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4所高校成功入选国家职务科技成果改革试点,占全国试点单位的10%。

体制机制改革“破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加速铺开。去年4月,随着一声清脆的敲钟声,李进将成都先导送上了科创板,使之成为打破“零”纪录的科创板第一只川股。截至目前,成都的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数量位列中西部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成都,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创新主体。2020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1家、增长47.5%,总数突破6100家。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化,川渝两地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成都创新发展迎来更大机遇。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棋盘中的重要一“子”,西部(成都)科学城以“一核四区”(“一核”即成都科学城,“四区”包括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为功能布局,打造“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筑面向未来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提升城市创新能级。

从“链”到“圈”

产业生态实现重塑

在G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参观廊道墙上,挂着该项目所使用技术的优势:更极致精细的画质、更长的续航、更精准的触控、更高的性价比……

自信来源于对自己实力的认可。2018年以来,这支团队一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的生产设备产能是固定的,但通过自主创新,传统的6道光罩新型金属氧化物制造工艺创新成为现在的4道光罩工艺,也就是说,生产流程可以减少两次光罩循环周期,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更具优势。”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使生产效率提高15%,设计产能正在向160K迈进。

不断提升技术,加快先进技术的生产导入与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储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目前该项目累计申请专利322件,获得授权107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项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5G时代后,大屏幕将走进千家万户,在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下,我们将通过大力创新,力争为中国产品赢得更多国际荣誉。”

同样,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显示屏龙头企业京东方跨越发展。三年前,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如今,投资100亿元的京东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在成都高新区开工建设,将整合京东方全球化的战略生态伙伴资源,链接创新应用市场领域生态链合作伙伴,打造更为完备的柔性显示产业生态圈。

伴随着龙头企业带动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突破,逐渐建立起一条齐备的万亿级产业链。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

产业发展力,是城市重要竞争力。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则是城市“强筋健骨”的最大底气。

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打破传统的承接产能转移模式。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之策。

2017年,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三年来,成都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建设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坚持创新引领、龙头带动、集群成链、协同融合,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逐渐显现。

促进创新要素向产业功能区聚集,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成都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缺”环节,实施工业稳链补链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组织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攻克80项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100余个补链创新产品;引导17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25个;依托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

打造产业功能区建设“引擎”,成都从科创空间和产业社区建设起步,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成势见效,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已规划建设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推动建设80余家产业创新平台、10个院士团队入驻高品质科创空间。

从“产城人”到“人产城”,成都产业功能区发展导向愈发鲜明。

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都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城市竞争优势实现战略性重塑。

去年,招大引强成效明显,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38个、总投资6855.91亿元,其中百亿级重大项目20个;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现代服务业持续向好,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9家、居中西部第1位……

从机会清单到应用场景

新经济动能强劲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去年,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压力测试”下,以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为代表的新经济却展现出了强大潜力,应用场景得以迅速拓展。

成都新经济企业创造出众多新产品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破土萌芽;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走上国际舞台,逆势而上;传统企业通过新经济手段走向数字化转型之路,赋能共生,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复工复产复市最快、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特大城市之一。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后发超越的目标指向明确——就是为了牢牢掌握中国新经济发展话语权,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

新经济孕育着经济发展潜能,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创造新机遇,为有志于逆势进击的企业提供更多城市新机会,也为万千市民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对成都来说,新经济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关键词。

2017年,成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鲜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更进一步,成都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提出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2019年发布四批次“城市机会清单”共1500余条供需信息;2020年上半年又专门发布两次《成都新经济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成都一直以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发展方式。

勇闯“无人区”,向升级版进阶!2020年3月31日,成都郑重宣布:启动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发布会,未来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场景营城”理念加速落地。新经济新动能不断增强,常态化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去年,成都新经济企业净增7.1万家。

三年磨一剑。在成都,新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三年来,成都新经济企业从24.6万户增至45.8万户,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职业人群规模居全国第三,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二,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为成都连续12个季度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速提供了强劲动能。

在成都,新经济也成为市民高品质生活的积极创造者。成都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消费指标全国领先,王者荣耀、《哪吒》等成都造新文娱产品引爆全球,新经济引领的高品质生活圈鲜明诠释了公园城市的人本逻辑和生活导向。

在成都,新经济亦是城市高效能治理的有力参与者。成都加快“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大脑”,促进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协同、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推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本报首席记者钟文记者宋妍妍吴怡霏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摄影部提供

责任编辑:邱波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值 班 电 话 :028-61528998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8-85327632
为取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1366X768及以上分辨率 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