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建立招商引资服务专员代办制,提供项目立项、审批、注册等“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办事时限提速20%。向市上缴纳总增信保证及风险补偿金1300万元,工业增加贷款额度6240万元,为企业落实提升贷和应急贷4650万元。
二是优化法治环境。建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建服务民企“窗口+热线+网络群”立体法律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涉企矛盾纠纷专项排查70余件,累计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21场次,法治体检活动4场次,审查劳动用工合同、经营合同900余份。
三是优化人文环境。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实行热情接待制和特派员驻企帮扶制度,50余名驻企特派员上门服务,了解企业诉求20余个,并对诉求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解决时限,已解决诉求1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