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三五”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7年10月25日 16时19分 信息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分享到:

川经信大数据〔2017〕376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412号),抓住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布局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我委编制了《四川省“十三五”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四川省“十三五”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10月25日

附件

四川省“十三五”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为抓住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布局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数据经济新动能,依据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加快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背景

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改变,逐步从以资源为核心、生产能力提升、规模化制造为特征的方式转向以数据为核心、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为重点的发展方式。大数据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战略能力。从国际化竞争力看,大数据是捍卫国家数字主权,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手段;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大数据是推进国际化创业者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创新链条的重要抓手;从产业角度看,大数据是现有产业升级,巩固产业领先地位与新产业诞生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市场角度看,大数据是助力传统行业企业强化竞争优势,实现服务高附加值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科学角度看,大数据将引发一场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的革命;从社会角度看,大数据将带来全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深刻改变着宏观经济环境,受到各国高度重视。鉴于大数据对经济、社会、科研、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深入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已彰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持续增长的态势,为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完善投融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

二、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各国竞相布局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价值日益突显。

在美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步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领军信息革命;欧盟通过开放数据平台ODP,预计每年带来400亿欧元的经济增长;英国将大数据列为战略性技术,预计2017年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将达到407亿英镑;法国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日本致力于用大数据创建最尖端IT国家,大数据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超过20万亿日元。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规模为1403亿美元,预计2020年达到10270亿美元,保持年40%-50%的高增长率(见图一)。


图一 2014-2020年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政府积极介入,产业发展聚焦数据开放、技术和应用。

纵观全球大数据发展策略,存在三个共同点:一是推动大数据全产业链的应用;二是数据开放与信息安全并重;三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大数据应用。全球大数据产业领先的国家,其产业政策大都具有“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和“颁布配套产业政策扶持大数据推广”等特征。政策着力点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开放数据,给予产业界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二是在前沿及共性基础技术上增加研发投入;三是积极推动政府和公共部门大数据应用;四是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培育经济新业态。

(二)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大数据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国家陆续出台了与大数据相关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将大数据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2016年10月,继贵州之后,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内蒙古、河南、重庆、沈阳7个区域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国各地聚焦发挥大数据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引擎作用,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大数据产业园已达到100多个,政府的积极介入推广、大数据商业价值的不断发掘、资本的推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大数据市场规模日趋扩大。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692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以内保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3626亿元(见图二)。


图二 2014-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国内各省市积极布局大数据发展,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

模式一侧重研发及公共领域应用。如上海市《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在三年内选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六个有基础的领域,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模式二侧重以大数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如北京中关村《关于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三侧重建立大数据产业基地,吸纳企业落户。如重庆、陕西、湖北等地都提出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计划,力图将大数据培育成本地的支柱产业。模式四侧重把大数据作为改进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如贵州构建大数据试验示范区,政府主导,系统推进。

三、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省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国际化的大数据人才持续引进,数据中心、“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我省已具备了较强的大数据发展基础环境。

1.大数据产业基础总体较好。

我省地处西南、西北的结合部,与九个省(市、区)接壤,具备辐射西南、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2015年,我省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攀西获批首个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加快形成。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过千亿市(州)、过百亿县(市、区)分别新增13个、46个。 

我省信息化发展指数位于全国第二梯队前列(见图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第一,软件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信息安全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均列全国第二位。已有40多家世界500强信息产业企业落户。作为全国传统的工业基地,我省聚集了大量的军工、消费和电子制造企业。


图三 2015年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指数

2.大数据产业发展承载能力良好。

成都是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也是全国八纵八横和四川三纵三横骨干通信网络的枢纽节点,四川开展了骨干传输网、无线城市、互联网际同城直联、数据存储灾备、高性能云计算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光网省”,四川光网覆盖2400余万户家庭,光网宽带用户超过730万户,光网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达到37.9M,位居全国第一。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均在成都有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布点。我省数据中心规模及应用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用数据中心项目23个,规划在建数据中心项目14个),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大承载能力。

3.信息产业支撑能力快速提高。

近年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产业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链的发展更加完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显著。初步形成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平板显示、北斗卫星应用等优势产业,在军事电子装备、数字家庭、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航空电子、空中交通管制、无线电监测、集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整体实力名列全国前茅。信息服务业占比明显提高,传统IT制造企业与基础运营商转型明显加快,基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的服务内容与模式不断丰富;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动漫游戏做大做强;自主可控的产品门类覆盖逐步扩大。

4.电力资源保障较为充足。

“十二五”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省电源开发和电网建设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10月,全省发电装机8928万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分别为7098万千瓦、1640万千瓦、104万千瓦、86万千瓦,水电装机和清洁能源占比(81.6%)均居全国第一位;四川电网已建成500千伏电网为骨干、220千伏电网为支撑、110千伏电网为依托,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输配电网络,通过“四直四交”外送通道与华东、华中和西北电网互联,初步形成“大枢纽、大平台、大通道”。“十二五”期间,全省电力行业累计投资超过4700亿元,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充足、清洁的电力保障。

5.大数据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发展,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省在大数据产业链包括数据源层、大数据硬件支撑层、大数据技术层、大数据交易层、大数据应用层、大数据衍生层等六层级均有企业、机构涉猎,我省在数据存储、数据运算管理、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应用与服务等大数据产业环节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研发机构和企业,尤其在信息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以应用为导向、大数据为业务引擎、云计算为基础支撑的生态系统,标准制定步伐加快,行业规范开始受到重视和应用。

6.数据资源较为富集。

一是我省电子政务建设较早,形成了较完善的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并已建设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同时我省较早在智慧城市、数字城管、智能交通等重点行业启动实施试点应用,政府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二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行业应用业务快速发展,在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四川成都)数据中心、中国联通IDC(成都),汇集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三是随着亚马逊、IBM、华为、浪潮、腾讯、百度、阿里、乐视等国内外企业先后在我省建设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眉山市大数据中心、泸州市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顺利实施,互联网+四川制造”的推进,数量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产生聚集了海量的数据;四是基于四川省全国第四的人口规模,各种民生工程的大数据服务产品应用广泛,如中心城市成都游戏产业、O2O生活服务较发达,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

7.大数据产业领域创新活跃。

我省大数据产业领域创新平台众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实力和潜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创新型企业总数居西部第1位。2015年,我省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成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184个、国家级(省级)孵化器50家、大学科技园11家、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92家,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3万家。

大数据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极其活跃。大量技术创新项目和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创新创业成果极大地完善了大数据产业生态链。在金融、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物流、电商等领域,涌现了大量新业态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

8.信息化建设带动大数据应用。

一是推行电子政务,带动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我省已经开始梳理已有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和共享清单,建立政务资源共享目录,在全国率先开通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各地市州如成都、绵阳、泸州等都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平台,积极实施大数据应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带动大数据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教育大数据平台、“天虎云商”电子商务平台、智能交通出行服务云平台、“云游四海”智慧旅游等平台,实施游戏行业大数据挖掘、移动医疗、电子政务云、视频云、中国银联移动支付等40多个试点示范项目,促进大数据在经济转型中的应用,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

9.政策助力大数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我省先后出台《四川省加快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2016年互联网+重点工作》、《四川省大数据产业技术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互联网+四川制造方案》,加快大数据、“互联网+”行动部署,同时不断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省市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大数据企业在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下得到良好培育,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10.人才优势明显。

四川是人才资源大省,截至201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669.9万人,比2010年增长4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比5年前分别增长94%、23%、43%。2016年,全省已有79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位居西部第一,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比2012年增长144%,留学回国人员比2012年增长128%。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通信枢纽,是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第四大通信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并成为华为在全球设立的最大的5G试验外场。全省拥有与大数据产业上中下产业链相关的120余个研究所、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在内的100余所高等院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产学研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四川正日益成为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新高地、世人瞩目的创新创业首选地。

(二)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需优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强大数据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精准定位,促进数据集聚开放共享,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四川模式”,为国家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二是需积极构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破解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瓶颈,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三是需大力培育大数据龙头企业,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地理信息、智慧城市、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特色应用,形成我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2.需确立我省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已布局八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包括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五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贵州、上海、河南、重庆、沈阳),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确立了以上地区发展大数据的地位与定位。我省需统筹布局,突显特色,确立在国家大数据产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3.大数据产业发展不均衡。

我省大数据产业资源禀赋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大数据产业基础、硬件基础设施、人才研发、应用创新等层面,成德绵作为我省人口最集中、科技实力最雄厚、经济总量最大的领先发展地区,是我省系统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重要依托。眉山、泸州积极推进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领先于省内其他区域,正探索具有四川区域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

4.需合理布局提升大数据承载能力。

随着大数据发展浪潮来临,我省各市(州)、县区建设数据中心热情较高,但总体支撑能力分散、薄弱,水平不高。从当前我省数据中心在用情况来看,除了西信中心(一期)和万国数据(一期)机架数接近大型数据中心标准(国家定义3000个机架为大型数据中心),其余均为中小型数据中心,规划在建的数据中心中,中小型数据中心机架数占比78.6%,同时未充分考虑本地区气候环境、市场需求、能源供给等要素,存在数据中心重复建设、计算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5.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不够。

我省数据资源总量丰富,数据开放流通不够,数据利用率低,数据资产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政府及公共数据资源集聚开放共享进程缓慢,基础工作仍需有步骤地深入推进;大数据开放应用缺乏统一的规范体系和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无法既保证共享又防止滥用,制约了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数据供需不平衡,数据开放流通难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数据加工处理以粗加工和跟随为主,数据资源的全部潜力和应用优势有待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

6.信息安全面临全新挑战。

我省信息安全产业科技实力强、产业基础好,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不断推进,无论对于消费者、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面临着全新的信息安全风险与挑战,涉及法律、制度等问题都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需妥善处理信息安全保障和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做到大数据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治理保障安全,大数据发展与安全同步推进。

四、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资源整合,需求牵引、市场导向,完善机制、创新驱动”的原则,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产业融合创新为核心,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汇聚大数据要素资源、高端人才和优秀企业,创新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大数据示范应用,培育大数据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大数据生态建设高地、大数据研发创新高地、大数据示范应用高地、大数据人才聚集高地。

   ——到2018年,汇聚一批国际级、国家级、行业级数据中心,引进和培育20家以上大数据龙头企业,形成2-3个大数据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数据汇聚应用集聚区;初步建立数据观念意识强、数据收集能力大、分析挖掘应用广、开放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的大数据格局;大数据应用对改善社会治理、推动产业重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用显著。大数据产值规模突破500亿元。

——到2020年,建成国内一流、中西部地区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大数据产业成为全省新兴支柱产业;各类数据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有效流转和广泛应用;大数据产业业态更加丰富,模式创新更加活跃,配套支撑更加完善;在省内重点培育5-10个左右大数据产业园,争取创建3-4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园,形成5个以上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建设20个左右大数据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形成1000家创新能力较强的大数据企业,2000家大数据成果转化企业,大数据专利进入全国前六;形成千名大数据领军人才,万名大数据分析工程师,数十万名大数据应用人才队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大数据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增值3000亿元。

五、主要任务

(一)优化大数据产业布局。

1.合理规划全省大数据产业区域布局。

按照“产业聚集、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应用为本”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大数据产业区域布局,打造成德绵眉泸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区。依托成都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打造成德绵眉大数据产业走廊。成都市围绕天府软件园、成都科学城等大数据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及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形成产业发展核心带;绵阳市突出发展军民融合、国防工业大数据应用,构建军民协同创新大数据服务体系;德阳市重点发展工业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推动建立智能制造集群,形成“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应用基地;眉山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四川特色大数据产业外包服务基地;泸州依托西南云海泸州大数据产业园,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川南片区大数据产业中心。逐步形成“一廊一区”的大数据集聚发展格局。

2.集聚引领全省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做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明确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定位,引领我省大数据产业及应用发展。加快制定《四川省大数据发展促进办法》,政策引领我省大数据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3.加快提升全省大数据产业承载能力。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优化网络结构,提升互联互通质量;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大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构建开放的数据流通生态。

(二)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圈。

促进四川省大数据生态圈建设,以数据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推动大数据应用,以大数据应用带动大数据发展,以大数据发展促进社会创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带动效应,形成有序、集约、健康、高效发展的生态圈体系;加快大数据标准制定和立法,推进大数据活动、各级赛事、学术论坛与行业会议、国际交流等活动,开展大数据开源社区建设,推进大数据相关产业园区及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建设。

(三)完善大数据产业链。

围绕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经济技术联系和产品形态,综合研判产业发展和技术演进趋势,积极丰富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和业态,重点锁定技术链前端、价值链高端、市场链末端,以产业融合创新和服务智慧城市为核心,突出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提档升级密切相关的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智能制造领域。

(四)培育大数据新业态。

1.强化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大数据的示范应用。

促进大数据在政务、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公共领域监测监控、公共安全领域的大数据示范应用,提升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能力;加快推进我省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创建工作,辐射带动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完善;促进大数据在社保、交通、教育、健康、旅游、精准扶贫、教育等民生领域的示范应用,为群众提供智能、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2.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

推进传统产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充分释放大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加速传统产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支持众包、众筹、众创等新型数据服务模式发展;加强大数据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和资源对接,鼓励大数据企业和传统产业企业的跨界合作与投资并购,共同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推动大数据融合应用。

3.促进跨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培育发展跨行业大数据运营业,做大做强以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推动成都“全创”核心城市建设,促进跨行业大数据模式业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推动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不同行业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在电信、互联网、工业、地理信息、健康、金融等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基础较好、应用需求迫切的重点领域,率先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培育大数据应用新模式。

(五)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以发展促进安全、以安全保障发展,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研究建立对技术、设备和服务提供商的安全审查制度。强化对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开放、数据质量安全的审计监督。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重点加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跨境数据等的风险评估和综合防范。

六、重点工程

(一)大数据产业区域布局工程。

1.打造主导产业明确、特色突出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

积极推进我省成德绵眉大数据产业走廊、泸州大数据产业重点区域,即“一廊一区”的大数据产业总体布局(见图四)。


图四 四川“一廊一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布局

——成都:构建全域覆盖、特色突出、差异发展、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体系。沿循“科教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工研融合”发展路径,将成都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数据汇聚应用集聚区,将郫都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客小镇。

——德阳:推进智能制造集群化,建设“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应用基地。探索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服务新模式,面向社会开展推广应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模式。

——绵阳:建设成德绵军民融合高地,实现军民融合、国防工业大数据应用的产业化、集群化。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汇集军工大数据分析技术、各类大数据应用孵化资源,服务政府、投资机构和企业,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眉山:建设四川有特色的大数据产业外包服务基地,打造区域大数据生态。立足眉山本地产业文化特色,聚焦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互联网+创客”等领域,提供数字化加工、数据处理、软件定制开发等服务。

——泸州:建设“西南云海”大数据产业园,打造川南片区大数据产业重点区域。以园区为依托,立足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打造川南片区大数据产业中心,重点打造酒业大数据和港口大数据相关产业。

2.围绕总体布局,建设“三中心四板块”。

建设数据资源集聚中心,以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眉山大数据中心、泸州大数据中心为基础,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数据资源集聚基地;建设数据加工中心,引进一批企业,充分开发积累的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应用和服务中心,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撑和促进新业态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大数据流通服务、军民融合、信息安全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板块。

(二)大数据承载能力支撑工程。

3.建设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推进全省光网建设,全面完成国家“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建设,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提高实现4G网络覆盖率,推进5G试点。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建设,优化互联网骨干网之间的互联构架,提高网间互联带宽和互联质量。强化普遍服务,大力推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逐步降低宽带资费水平。改造升级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接入带宽实现万兆到市、千兆到县、百兆到镇,省级核心网络万兆互联。

4.提升大数据承载能力建设。

根据我省经济、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开展全省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建立数据中心运营服务评估体系,做好空间、规模、用能的统筹,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计算资源,创建军民融合超算中心;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探索数据中心整合利用。支持中国电信西部云计算基地(成都)、中国移动(四川成都)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天府新区IDC基地三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重点打造成绵眉泸等若干个具有战略定位的数据中心集群。

5.推动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和完善省级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省级各部门的应用系统逐步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创新平台;构建大数据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大数据科研平台;鼓励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平台运营商、工业企业等共同建设工业云平台;推动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平台建设。

6.构建大数据流通交易平台。

制定保障大数据流通交易的政策法规,探索数据资源定价机制,搭建面向大数据流通交易活动的运营体系,确定大数据交易的商业模式,建设功能完善的公共交易服务平台。成立四川省大数据运营公司,负责统一建设与维护平台,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开展大数据交易。培育大数据交易服务产业,支撑专业公司开展大数据创业创新。通过平台发布科研数据,鼓励企业针对脱敏后的数据进行市场交易。

(三)大数据生态环境优化工程。

7.推动数据资源集聚开放共享。

加快建设四川省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共享计划,编制我省公共大数据资源目录。启动我省大数据相关基础数据库建设,编制基础数据库建设规划,推动建立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四大数据库系统。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共享。建立我省大数据运营公司,构建大数据汇聚共享和交易体系和平台。

8.培育龙头企业。

充分释放移动、电信、联通等基础运营商的云服务能力,提供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集聚一批服务能力突出的云服务提供商,促进本地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模式、转型发展;主攻重点区域,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嫁接重组等方式,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数据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9.建立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

加快大数据行业标准及规范制定,开展大数据应用基础共性问题研究。建立健全大数据法规制度体系,明确各方责任义务,保护数据产权、安全和隐私,规范数据采集、流通与使用,维护市场效率与公平正义。构建完善大数据技术标准体系,制定数据采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大数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开展大数据应用标准化试点,加强标准服务、评测和监督。

10.支持大数据创新创业。

推动大数据开源社区、双创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大数据模拟研发平台、验证平台,为双创提供支撑和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共同参与,建立大数据创业园和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器,设立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交叉领域的创业支持项目。培育大数据咨询、策划机构,加强对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的研究和推动。

11.构建大数据人才平台。

构建先进的大数据人才资源平台。收集汇总全球范围内大数据人才信息,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人才信息数据库,积极从国内外引进大数据领军人才。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人才教育平台。建立大数据人才教育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构建企业大数据人才培训平台。逐步建立大数据应用培训体系。有针对性的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训实用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数据人才。

12.营造良好的大数据应用氛围。

针对大数据产业的标准应用体系、资源统一监管、行业应用示范、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技术研发,开展大数据各级赛事、学术论坛与行业会议、国际交流等活动,为实施大数据战略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面向政府、行业、企业的大数据专题讲座和培训,将大数据知识作为领导干部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重要内容。加强对典型应用的宣传,定期发布四川大数据发展白皮书。着力打造“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品牌,使该会成为国家级峰会,并成为我省大数据产业标志之一。

(四)大数据全产业链打造工程。

13.大数据采集推进工程。

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大数据采集需求的融合指导,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商业机构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数据的采集,推动无线射频识别(RFID)、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二维码、环境监测、人体传感设备的普及应用。推进全省电子公文交换、电子文件归档和数字档案管理,加快建设与完善全省网上办事大厅、企业信用信息网、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网、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网页、社会保障卡应用等系统,分类记录相关数据。

14.大数据关键技术提升和核心产品打造工程。

完善产业推进机制和省部院企合作机制,建立一批技术攻关平台、共性基础平台、工程技术研究平台、标准检测平台和公共技术支持平台,突破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架构。加强高端芯片、传感器、传感网组网关键设备的研发,提高数据感知、传输和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数据智能分析、挖掘和虚拟化技术研究。在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工交互、工程自动化、知识工程等领域培育一批产品。

15.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工程。

加快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鼓励打破行业壁垒,探索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大数据基础支撑产业、大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务服务、普惠民生、公共服务、产业创新六大领域大数据应用。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深化在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驾驶、智能电视、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媒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平台、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类企业基于海量用户行为数据资源,发展平台与数据集成、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商业服务。

(五)大数据深化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16.推动大数据应用支持宏观调控和决策。

建立宏观调控数据体系,及时发布有关统计指标和数据,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和各行业数据资源,强化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动态监测和预测预警,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为各级党委、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17.推动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

全面推进“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推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推动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基于大数据整合碎片化信用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用信息在查询、评估方面的易用性和可实现性,建立有效的个人和企业信用分级体系,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18.推进市场监管大数据应用。

依托省政务云平台,推进各部门按照标准体系实时采集并汇总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检验检测、违法失信、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对市场主体风险防控预警,实现市场主体监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针对性。

19.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

建立覆盖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点,进行动态数据标示与感知,汇集政府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产品信息数据、食品企业相关人员信用信息数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数据,建设食品安全大数据资源库及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应用工程,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食品安全监管与预警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第三方机构、社会公众提供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

20.推进公共领域监测监控大数据应用。

推进水文、气象、地震、地质、环境、疫情、安全生产等监测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建设全省风险隐患大数据资源库,建立预警大数据应用模型,信息发布和传播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加强联防联动,实现跨部门协作,及时发现、报告、处置和反馈问题。

21.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应用。

汇聚融合涉及公共安全的人口、警情、网吧、宾馆、火车、民航、人脸、指纹等海量业务数据,整合公安、城管、交通、气象、铁路、民航等监控视频数据,建设公共安全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库及应用平台,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和高效打击犯罪等能力。

(六)大数据民生服务工程。

22.推进社会保障服务大数据应用。

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公安、民政、金融机构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社会保障大数据跨部门、跨领域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各项业务信息资源的关联分析,提升人事人才、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水平。

23.推进交通大数据服务应用。

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大数据资源平台。整合全省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各类运输数据资源,汇聚气象、环境、人口、地理信息、北斗导航、地质灾害等行业数据,逐步建设交通大数据库,提供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智能导航等服务,加快交通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

24.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聚焦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统筹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各类基础与专题地理信息,推进北斗卫星位置与导航大数据服务,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地籍与房地产管理、社会经济统计、交通物流、防灾减灾以及位置服务等智慧专题应用提供开放性的技术支撑,推动社区综合信息采集、人口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空间数据管理、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等大数据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服务能力。

25.推进医疗健康服务大数据应用。

构建智慧医疗体系。建立卫生计生大数据统一采集、数据标化、协同共享、归类存贮的规范和框架,科学配置卫生计生资源,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信息三大数据库。推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口计生、药品消耗、医疗保障和社交网络等大数据资源互联共享。推进卫生计生大数据应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面向医养结合的养老大数据应用。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在医保风控、医保支付等领域进行模式创新。

26.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

推动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智慧化,聚焦智慧旅游应用服务,开发智慧旅游应用产品,创新多种智慧旅游大数据应用服务模式。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采集旅游目的地天气、路况、游客人数、旅馆餐饮等信息,建立基于移动网络并融合旅游、交通、安防、监测等为一体的智能旅游管理平台,为游客提供深度信息服务。

27.推进精准扶贫及三农服务大数据应用。

提升全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利用、动态监管能力,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融,构建精准扶贫电商服务平台,形成全省扶贫“大数据”应用格局。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开放,强化农业资源要素数据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能力和水平。

28.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

推进覆盖全川教育云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采集、基于大数据分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提供决策、管理、教研创新服务,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为家长提供个性化动态的分析、对孩子成长的了解、与学校沟通等服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服务。

(七)大数据产业新业态培育应用工程。

29.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专栏1  开展“工业云”创新模式试点

探索面向工业环境的有线无线融合组网以及工业制造领域SDN技术、窄带互联网技术、5G技术;完善以CPS为核心的智能化体系,推动大数据在制造业研发、生产、经营、营销等环节的应用;分析感知用户需求,实现产品迭代开发,打造智能工厂;鼓励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远程维护、在线服务等服务型制造发展;开展制造业大数据建设运用,建设完善全省制造业行业“工业云”服务平台,实施“工业云”云制造、云设计、创新服务、创新模式试点。

专栏2  推进工业大数据全流程应用

促进数据资源整合,打通各个环节数据链条,形成全流程的数据闭环;推动大数据在重点工业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各环节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促进大数据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积极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互联网协同制造和定制化服务试点示范。到2018年,培育20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龙头企业;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大中型制造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专栏3  培育数据驱动的制造业新模式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四川在二维码、RFID标签、工控、传感器、光通信器件等领域的优势,以特色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集成与应用,构建制造业企业大数据“双创”平台,培育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与四川制造2025、军民融合项目对接,促进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

30.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领先发展。

推动以北斗导航服务产业为代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地理信息产业领先发展。加强地理空间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技术研究,突破大数据空间关联分析、大数据深度挖掘等关键技术,发展地理空间增值应用。利用以北斗为主、兼容GPS、GLONASS的世界三大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体系,按需提供精准、实时、丰富的时空信息服务。

31.催化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衍生发展。

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建设,推动搭建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融合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同步推进相关商业模式创新,集聚相关产业,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深化应用。利用大数据提升传统医疗信息系统效率,加快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催化健康衍生产业。

32.助推金融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

以成都打造“中国金融第四极”为契机,助推金融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支持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设大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金融信用体系,推动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科技金融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和业务创新,加强金融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协同流动,增强金融服务的运营效率和风险、客户等管理能力。

33.助力新媒体大数据应用发展。

不断革新城市新媒体传播理念,跟进新媒体形态的快速迭代,推动全省大数据在传媒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影视制作、新闻聚合、舆情监测、收视调查、财经服务等传媒大数据应用,助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八)大数据产业安全保障工程。

34.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以政务大数据的开发为抓手做实大数据安全机制和产业,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和综合防范。实施大数据安全试点示范。

35.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

支持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隐私保护、数据脱敏、密文检索、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数据溯源、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态势感知等大数据相关安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

36.完善大数据安全评估机制。

建立覆盖数据采集、处理、流通、应用等环节的安全评估机制,明确相关主体风险评估责任和义务。开展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和安全评估工作,做好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及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

37.保障网络和大数据安全。

统筹运营商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数据资源,提升安全大数据交易平台服务能力。鼓励电信运营商建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安全服务和风险控制公共服务平台,做好移动大数据的风控与监管。鼓励我省大数据企业积极开发和提供具有核心自主技术的产品(服务),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采用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品(服务)。

七、保障措施

(一)推进大数据发展机制。

成立由省领导领衔的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落实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形成高效的我省大数据发展协调机制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大数据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资源,形成支持产业发展的合力,促进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政府、行业之间沟通,推进政府数据资源聚集开放共享与应用。

(二)加强组织协调。

加快组建四川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四川省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强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完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绩效评估、运行维护机制,健全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立电子政务互联互通和数据开放效果评价考核体系,保证数据充分共享和完整准确。条件成熟的地市可依托现有资源明确大数据管理职能机构,推动设立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数据官岗位。

(三)完善政策措施。

积极争取各类相关专项资金对我省新建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予以支持,对符合大工业用电条件要求的数据中心,建成后执行大工业用电电价,并支持其参加大用户直购电试点、享受丰水期电价扶持政策、留存电量政策等。制定完善财政投入、采购、投资、创新、重大项目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形成大数据产业链。加大引导信息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大数据发展的扶持,积极引导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对大数据发展的投入。充分发挥各类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作用,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创新发展。

(四)完善人才体系。

建立健全大数据教育与能力提升体系。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人才信息数据库。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推动国际合作,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大数据关键技术、带动大数据系统发展的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支持高等院校积极参与大数据各专项工程建设,鼓励跨校联合培养大数据复合型人才,支持我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信息化企业设立大数据研究机构,开展大数据理论和科学研究,培养行业领军人才。鼓励高校、职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联合共建大数据实训基地,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五)支持重大工程。

通过政策和投资支持,实施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大数据民生服务工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统筹整合我省信息化资金及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对重点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实施各类补贴。利用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向大数据产业聚集。探索设立“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用资本的力量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各行业全面创新,支持设立“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创业投资专项基金”,发挥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作用,促进我省大数据产业持续发展。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0月25日

责任编辑:邱波
网站地图    |    网站申明
值 班 电 话 :028-61528998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28-85327632
为取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1366X768及以上分辨率 360极速模式、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浏览器。